1
每年,涉及房地产会议、纪要、文件很多。
比如,每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
比如,每年年底的国家经济工作会议和每季度一次的例会
再比如,住建部,银行等部门的主题会,讨论会等
然而,这些会议和文件,往往决定的是中短期国家房地产的走向,有效期往往不足一年,国家就会根据新的形势和变化,再次调整楼市走向。
不过,这一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,却通过了一份重要文件。
虽然不是房地产甚至不是经济工作专题会,却说清楚了国家和上层对于中国房地产,对于中国楼市,至少十年以上的长期思路。
这份文件就是《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》
一份绝对要进入党史、国史的史诗级文件。
2
这份文件很好找,也很长,我就不引用了。
先说了几点,这个文件的由来。
你就理解了,为什么它能说清楚了中国对于房地产长期思路。
我党有一个传统,在历史的转折点或者关键节点,党就会出一个相当长篇幅,涉及面广,涉及到治国各个方面的《** 决议》。
比如,1945 年,党预见到中国将从抗日历史阶段转向新民主主义建国阶段,就出了《关于历史若干问题的决议》,全面阐述了未来我党对于未来联合政府的执政思路。(不过后来国民党挑起内战,联合政府思路没有实现)。
比如,1981 年,党决心肃清文革影响,转向经济建设,就又出了一个《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》,全文分析了自己准备在未来经济建设中该怎么办。
2021 是第三次。
不过,你要是通读全文,你会发现和前两次稍有不同的是。
前两次的重点在于 " 承前 ",而第三次在于 " 启后 "。
整个文件用了几万字,系统阐述了国家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,在党建、经济、文化、军事、外交、民生等诸多方面,所要执行的长期国策。
通读它,读懂它,理解它,你就会明白国家将在这些工作层面。
准备解决哪些问题?
将会采取哪些思路和方法?
准备达到的长期目标是什么?
这其中当然要包括房地产。
3
包括房地产,不奇怪。
毕竟中国房地产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房子是中国老百姓 70% 资产的沉淀。
然而,这一次关于房地产的论述,放置的位置却很有深意。
它没有放在了第四大部分第三小节的经济论述方面——在经济建设上。
而是放在了第八小节——在社会建设上
啥是社会建设,说白了就是民生。
这一小节都包括什么。
脱贫工作,抗疫工作,居民就业,医疗保障,打击黑恶势力。
等等,等等。
在这一堆材料中,我终于发现了关于房地产的描述。
这发出了什么信号?
很显然,国家已经慢慢把房地产从国民经济支柱,变成重要组成部分,变成组成部分,然后再变成了民生保障的一部分。
再说具体一点就是房地产市场民生化,保障化,而非利润化。
打个不恰当的比方,这就相当于 1000 年来,骑兵部队在军事战争史上的作用。成吉思汗时代,骑兵是决定战争胜败,国家兴亡的关键。
拿破仑时代,退化为大炮战术的配角,大炮轰击过后,骑兵横扫对方残军。
二战时代,波兰骑兵基本上已经和德国机械化部队无法过招。
而现在,骑兵基本上已经失去了战争实际作用,只能变成华丽的军事仪仗队。
当然,这个比方有点夸张,毕竟每个国家房地产都不可忽视。
但是你要明白这种趋势。
4
再来看内容。四句话,很好理解。
1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定位,
2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,
3、加大保障房建设投入力度,
4、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。
这四句话,你可以看作是房地产的国家楼市国策。
是国策,就会长期坚持,少则 10 年,多则 20 年甚至更长。
就像我们熟悉那句基本农业国策——坚持 18 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。
不过,这四句话,都是老词,没有新的政策注入。
但是,如果你能联想到我上文提到的房地产民生化的定位,再结合上面四句话的表述。
你会发现,未来的中国楼市,政府将采用逆市场化或局部市场化来管理。
想说清楚逆市场化,就要明白啥是市场化?